社子橋

 

臺北市社子大橋即為具斜塔柱非對稱鋼斜張橋,該橋係臺北市政府為增進社子島與北投、淡水間之交通便利性,同時配合社子島地區細部計畫案的開發計畫,規劃了社子大橋新建工程,並藉由新橋梁特色與周邊環境整合,來帶動社子島地區的區域發展,全長1,260m,其中橋梁長約630m

 

由於工址鄰近關渡平原及水鳥保護區,在考量橋址環境及橋梁意象下,配合河道深河漕位置,跨河主橋(命名為社子大橋)配置了斜塔柱非對稱跨徑鋼斜張橋。

 

本橋完成後不僅為基隆河系藍色公路進入臺北市的第一座具地標性橋梁,也兼具交通、休憩及賞景等功能。

 

本案係為社子大橋第一標新建工程之主線斜張橋,往東跨越基隆河,橋體為鋼結構,跨徑為70m+180m,橋面寬約40m,橋塔高約105m

 

本工程之施工首先完成橋塔底梁,然後放置短跨側橋面版節塊,再進行橋塔節塊之組裝;橋塔完成後以懸臂工法依序吊裝主跨側之橋面版節塊,同時配合節塊施工進度對橋塔兩側之斜拉索進行施拉,俟斜張橋主跨上部結構完成後,方進行斜拉索之預力調整作業。

 

斜張橋採用單斜塔柱來增加橋梁造型的變化,並配置不對稱跨徑。

具單斜塔柱斜張橋在視覺景觀上,較一般的對稱型雙塔斜張橋更具強烈的結構動態平衡美,惟斜塔柱及不對稱跨徑配置使其結構力學行為更加複雜,也因此橋梁配置、耐風穩定、構造細節及最佳化的鋼纜預力均較一般對稱型的斜張橋更具挑戰性。

 

橋梁下部結構採混凝土墩柱,塔柱、塔底梁、繫梁及主梁則採用鋼箱型梁,係一座塔柱與墩柱採分離方式的自錨式斜張橋,結構分析設計與一般傳統地錨式、對稱型斜張橋不同。

 

斜張橋主跨配設有673股鋼纜,側跨有3121股鋼纜。由於非對稱跨徑配置,造成上部結構須承受載重作用下所引致的不平衡力,除於短跨處設置混凝土壓重外,也採斜塔柱來降低其不平衡效應。塔柱高105m,與塔柱底梁構成78°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