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大橋

工程緣起:

甲仙大橋跨越旗山溪,是闢建南橫公路時興建,於民國589月通車,橋寬7.05m

 

民國7811月拓寬至13m10PCI型橋樑,共長300m

 

97914日辛樂克颱風夾帶豪大雨造成P2橋墩傾斜第23單元橋面陷落。

為提供甲仙鄉民安全進出之道路,因而搶建甲仙便橋,98117日開放通車。

然而9888日莫拉克颱風侵台,造成甲仙便橋及牽手橋慘遭沖斷。

 

甲仙鄉民苦無一條安全進出之橋樑,因此甲仙大橋施工程團隊積極趲趕,使得甲仙大橋得以提前於99626日開放通車,提供甲仙鄉民安全回家的路。

 

「辛樂克颱風台2058k+100甲仙大橋災害緊急修復工程」在VSL全體施工團隊全力趱趕下,甲仙大橋比預定進度提早了三個月完工,縮短工期108天。於2010/7/5馬英九總統親自舉行通車典禮,並且榮獲2011年金路獎。

 

新甲仙大橋寬度21公尺為3跨(152m+92m+60m=304m)大跨距之鋼拱橋,除提供高雄市甲仙區安全舒適之橋梁外,更可做為該地區景觀地標並可提升八八風災災區觀光發展與後續重建進度。

 

本工程為鋼拱橋並配合吊索預力支撐,採用外徑15.7mm高張力鍍鋅7股鋼絞線-吊索端錨採用VSL SSI20006-19端錨,其中固定端錨裝設於拱肋內,而張拉端錨裝設於橋面版鋼箱梁內,所有吊索拉作業皆於橋面版箱梁內施作。

 

吊索外套管具備外部螺旋肋條及兼具抵抗高UV紫外線輻射功能之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外部螺旋肋條可有效減小降雨時套管受風力影響所導致之振動現象。

 

本工程採用外徑140mm,厚度8mm的外套管。吊索外套管全長及由HDPE套管熱熔對接續接而成。